欢迎来到江阴市电子商务协会官方网站

案例展示

 当前位置:首页 - 图片新闻 - 图片新闻

互联网时代下的商业重构

更新时间:2019.12.24  浏览次数:
  2013年,我们所追过的自媒体变现案例:马佳佳、黄太吉。有人说他们只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现象,而非商业;也有人说他们是互联网时代下诞生出来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。其实在N多人讨论中,我们不难看出两者其实是有机会成为新商业模式的典范,可惜的则是他们并没有核心竞争力,也就是说他们易被模仿。
  而这种自媒体变现方式有人说这是一种新商业模式,是互联网时代个体户的强势回归;也有人说这只适合小打小闹,难以扩大规模,只是商业形态的一种补充。
   回归个体户
  “自商业”这个概念或许还没有被大家所熟知,但在我看来的自商业,或许就是80~90年代很红火的个体户的升级版本。翻开中国经济历史,个体户在很长时间里是我国经济的主体。在农业经济时代,绝大部分人以耕种为生,只有一小部分人从事手工活与商贸,大家其实都是个体户。在那个时代里,个体户会根据周遭居民的需求,来采购或者制作产品,而这种个体户对居民需求的敏锐度,则是来自于他在这一生活圈中的生活经验。那时候,人们的活动范畴相对较小,从中华民族老字号来看,基本上都是属于品牌手艺人的名字或者直接是当时的店名。
  抛开那时候的个体户,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些自媒体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变现的。我周围有N多男生关注了马佳佳,闲聊之中,不难发现这些男生是马佳佳的死忠粉。“关注她,或者买她的产品,是在于从她那里我得到的更多,传递的信息文字相比较其他人的有趣多了。”同样的飞机杯,这些男性消费者就愿意多花20%的钱在马佳佳这边购买,他们表示在马佳佳这边购买这些产品,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飞机杯,还有一些轻松有趣的性文化知识。
  我们来看这些自媒体,首先他们是在做圈子,做粉丝,圈住一批臭味相投的人,再次寻找与这些臭味相投想匹配的产品,最后就销售产品。而传统的个体户也是需要圈客户,不同的则是传统个体户基本上是先有产品,再吸引兴趣相投的客户。另外,在互联网时代,其实获取客户的广度要比传统个体户来的更广,更容易。可以通过微博、微信,以及EDM就可以获取相应的客户。而我们众观现在所谓的自商业,其实就是互联网经济体中的“个体户”,在《自商业》书中提到的“三只老母鸡”就是互联网经济体中的那个“个体户”。
  “个人”品牌
  自商业在本质上还是与传统意义的个体户还是有一定本质的区别。自商业突出的商业价值,而个体户则突出的则是买卖。我们众观国外的奢侈品品牌,不管是香奈儿还是路易威登,它们都是以创始人来命名的品牌。在那时候创始人可能是鞋匠,也有可能是裁缝,他们做的产品都有很明显的个人标识,而到最后才有了企业标识。
  在国内,现在所谓的品牌则是冷冰冰的商标,它并没有人格属性。这或许跟创业人本身有着很强的联系。从古至今,我们知道的“老字号”、“角儿”很多,可这些“字号”、“角儿”却没有发挥本身的优势,将人群聚拢之后,他们没有想出更好的产品以及更优质的服务,来服务于这批用户。我相信罗永浩做锤子手机,不仅仅是因为情怀,而是在找适合罗永浩粉丝的产品。罗永浩很明白,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粉丝需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痛点。“情怀”将这一批人聚集,罗永浩用“锤子”变现而已。
  未来,品牌肯定是要有人格属性,是与自身消费者在同一梦想轨道。而自商业本身是从自身出发,也是有一种人格属性在里面。不管马佳佳还是黄太吉,是昙花一现的现象级人物还是永远能在商业中摸爬滚打的商人,他们也都火了一把,而他们不差营销,不差人格化的标签,他们唯独缺的则是产品的核心竞争价值。我相信未来的品牌,肯定是有特定人群的符号或者标签,有些是创始人的人格魅力,也有可能是虚构人物的特定魅力,给消费者带去更多产品,更优质的服务。
  “这是一个梦想闪耀的时代,这也是一个理想冷却的时代;这是最坏的时代,这也是最好的时代,这是我们的小时代。”这是电影《小时代》的一段文案。回想过往年代,80年代的个体户、90年代的股民、21世纪初期的网民,这些都是当时大时代背景下的商业敏锐。而如今,这是一个机会遍地的时代,这也是一个遍地荆棘的时代,成也萧何败萧何。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透明的时代,机会对于所有的创业人来说都是均等的,只是谁抓住用户需求,用更好的服务,用更具有人文情怀的传播方式,去吸纳更多的人来购买你的产品。
  自商业本身就在倡导圈子文化以及个人品牌,用用户的思维去思考营销,去考虑产品与供应链,也许在不久的未来,一个有“个人”味道的品牌在互联网时代下诞生。
本文标签: